- 作者:
- 來源:
- 日期: 2012-11-07
- 閱讀: 1156次
四、UV印刷固化原理:
UV油墨對UV的光是選擇性吸收。它的干燥受UV光源輻射光的總能量和不同波長光能量分布的影響。在UV光的照射下,UV油墨中的光聚合引發(fā)劑吸收一定波長的光子,激發(fā)劑激發(fā)狀態(tài),形成自由基或離子,然后通過分子間能量的傳遞,使聚合性預聚物和感光性單體等高分子變成激發(fā)態(tài),產生電荷轉移結合體,這些結合體不斷交聯聚合,固化成膜。
五、UV印刷的相關材料:
1、UV的光源:
①UV光源的構造:通常用燈箱、燈管、反射鏡、電源、控制器和冷卻裝量等部件構成。
②UV光源是UV固化系統(tǒng)中發(fā)射UV光的裝置。
③根據燈管中所充物不同,可分為金屬鹵素燈、高壓汞燈和無臭燈等種類。
④它的性能參數主要有:弧光長度、特征光譜、功率、工作電壓、工作電流和平均壽命等。
⑤UV光源雖然發(fā)射的主要UV光,但它并不是單一波長的光,而是一個波段內的光。不同光源,發(fā)射光的波段范圍不一樣,波段內光譜能量的分布是不同的,UV光源輻射的是一個波段網的光,且各波長光的能量分布是不一樣的。其中波長為300至310nm,360至390nm的光的能量分布是較好的。
2、 墨輥:
① UV印刷必須用專用UV墨輥,否則會導致出現墨輥腫大、發(fā)粘、脫皮及表面碎裂等現象。
② 一般采用印EPDM材質的膠料制作,但不能用石油提煉的洗劑,應購買專用的洗劑。
③ 如果互轉UV油墨和普通油墨時,每次必須清理非常干凈,去除一切可能殘留的化學品。
3、橡皮布:
① UV印刷時,一定用UV橡皮布,否則會出現橡皮布表面腫大、發(fā)粘、脫層及表面碎裂。
② 一般利用印EPDM材質的橡皮布,但也可能不適合一般的油墨印刷,換普通印刷時,必須換掉UV橡皮布。
③ 洗濟UV橡皮布不能用石油提煉的洗劑,而只能采用專用的洗劑。
④ 每次撤換像皮布時,必須清理干凈,去除一切可殘留的化學品,防止使像皮布老化。
4、PS版:
① 采用UV印刷專制的PS版材。
② 如果是用普通PS版材,那必須經過烤版工藝處理,才耐印。
六、達因值:
1、達因值的定義:是指的承印物表面的吸附能力的大小而已,達因值是承印物的表面強力和表面能的單位表示法,(表面強力是指的液體(固體)表面邊界單位長度上的力為表面強力,單位為達因/厘米;表面能量指的將形成一平方厘米的新表面所需做的功稱為比表面能,用O來表示,單位為爾格/厘米2。
2、達因值的原理:
①達因值實際是指表面張力,而表面張力和表面能為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兩者的數值是相等的,所以表面張力和表面能都可以用達因/厘米表示,即為達因值。
②因為表面能力是自由能的形態(tài)之一,根據熱力學的最小自由能原理,液體表面能恒存著自動減小的傾向,即通過自動地減小,其表面積S或通過液體表面從周圍介質中自動吸取其它物質的吸附作用來實現,固體表面與其內部分子間的關系和液體的完全相似,只是固體表面的形狀是一定的,表面能的降低只能通過氣體或液體分子在其上的吸附。
③我們所用的承印物,都是有一定的表面張力,即達因值,這是它本身具有的物理特性。
④從表面狀態(tài)看,油墨不易附著,主要是承印物表面自由能過低的緣故。
⑤理論上認為,在承印物上獲得良好的印刷適性,印墨的表面張力必須低于承印物的表面張力,目前的印墨要滿足印刷的相應要求,就是對承印物進行前處理,使其表面自由能達到36達因/厘米2以上,從而加強對印墨的親和力。
⑥對于印墨轉移性能低的承印物進行表面處理,產生親油層,進一步提高印墨的轉移性。
⑦我們在實際的利用的承印物,表面粗糙的承印比表面光滑的承印物的吸附能力強,大,承印物表面越粗糙則它的吸附能力越大,增加了它與印墨之間的接觸面積,也是在單位內擴大了它的表面張力,反之,越光滑的表面,則它的吸附能力越小,有時會完全不上印墨,臨界零值。
3、怎樣去判斷承印物的達因值:我們在實際生產當中,來判斷承印物的達因值是用達因筆來測試的,一般達因值要達到38達因/厘米以上。要做逆向UV的產品,金銀卡表面達因值一定到達40以上。
4、承印物的達因值是固定的。如果增大它的達因值就使它的表面做處理,來增大它的達因值,大過油墨的達因值,這時才能適應印刷要求,達因值(承印物)>達因值(印墨),才能印刷,反之不吸附,附著力極差,出現拉墨,不上墨,脫皮,裂爆等不良后果。
5、一種承印表面的達因值與它本身的粗糙度、硬度,表面強度、光澤、濕潤等性能有關的。
七、達因筆:
㈠、達因筆概述:又名表面張力測試筆、達因筆、電暈處理筆、及塑料薄膜表面張力檢測筆。達因筆是薄膜表面電暈度(達因)的測試工具,專門用于測定薄膜受電暈處理后的效果。達因筆有32、34、36、38、40、42、44、46、48、50、52、54、56、58、60或以上十多種不同張力的試筆,能準確地測試出塑料薄膜表面張力是否達到試筆的數值。令使用者清楚了解此薄膜是否適合于印刷、復合或真空鍍鋁等等,從而有效地控制質量,減少因材質不合格所造成的損失。
?、?、達因筆適用范圍: 適用于凹版印刷、膠印印刷、UV印刷。
㈢、達因筆規(guī)格:
32、34、36、38、40、42、44、46、48、50、52、54、56、58、60。
?、?、達因筆使用方法:
使達因筆垂直于薄膜平面,加上適當的壓力,在薄膜表面上畫一條線。量程稍小的達因筆較易畫上直線,因此不須太大壓力;而40、42、44的達因筆需在畫線時多加一點壓力。一般情況下,初次測試為保測量的準確度,需備6支不同型號的達因筆;若確定薄膜表面張力度數字變化極小,則至少需要3支不同型號的達因筆?!?span lang="EN-US">
㈤、達因筆分析結果:
1、已經適當電暈處理的薄膜若畫線很平均地分布,不起任何珠點,則說明該薄膜表面達因,高于或等于達因筆上所標出的指數
2、沒有適當電暈處理的薄膜若畫線慢慢地收縮,則說明該薄膜表面達因,低于達因筆上所標出的指數。
3、沒有電暈處理的薄膜若畫線立即收縮,并且形成珠點,則說明該薄膜表面達因,極低于達因筆所標出的指數。
㈥、達因筆測試原理:
1、應用達因筆,能夠很容易的分析出不同固體的表面能、親水性、潤濕度等微小變化。分析方法簡單且有效,僅在基材表面上劃一道痕就能迅速知道準確結果。這是專為生產線的測試而設計的,由工廠經過培訓的操作者進行。
2、測試時,應選擇一個中間值來作起點,如38mN/m,測試時,如果在2秒內測試筆濕了基材表面,則基材表面張力比所選值要大或正好,那么須要選一更大值的測試筆進行第二次測試,如此類推,直到測試結果在2秒內改縮成水珠(球狀),則這次測試之前一次的值就被視為基材的表面能。并以此作比較分析用。
3、如果第一次測試就收縮成水珠(球狀),則換上數值更小的測試筆進行第二次測試,直到表面濕為止。這種方法能準確測出基材的表面張力、表面濕力并判定工作前基材表面因素是否符合要求以便調整到工作所需。
4、在工業(yè)性實踐中,塑料表面能量(表面張力)的測定是通過測試油墨按照DIN ISO 8296,是以已知不同表面能量的墨在擬測的薄膜上刷上約100mm長的墨條,并觀察其90%以上的墨條邊在2秒鐘內是否發(fā)生收縮并形成墨滴,如有,則換低一級表面能的墨再刷墨條,進行同樣的觀察,直至不收縮和出現墨滴,此測試墨的表面能即相對應為該薄膜的表面能。這種方法能準確測出基材的表面張力、表面濕力并判定工作前基材表面因素是否符合要求以便調整油墨、涂層、粘度到工作所需。
5、表面張力、表面濕力對于準確測定印刷油墨和其他材料在表面的粘結狀況是非常明確的標準,但影響粘度的還有其他因素,如靜電及諸多的添加劑。然而這些因素在測試時卻不常顯示出,甚至是測試結果很好但實際卻不合要求。這就需要和原料供應商討論這些技術問題。一般而言,以上情況對他們來說是不會發(fā)生的,且表面值在38-41mN/m 即能達到粘度要求。而表面張力在37mN/m以下時會造成許多白頁(無印刷內容),在35mN/m以下時粘度就不好了。
6、一般來說,基材形成墨滴,涂層和粘貼能力和表面的能量相關。如果基材表面的能量低于所涂測試液的表面的張力,則形成珠點和畫線收縮。因而,對大多數的基于印刷,塑料的溶劑來說,測試筆的要求在36-40達因/厘米之間?;谀男┮后w要求測試筆在40-44達因/厘米之間。而一些碾壓和涂層的應用要求表面能量在50達因/厘米或者以上。顯而易見,在進行印刷,涂層和碾壓前需要對表面的能量先預估。
7、達因筆在絕大多數的非粘貼性的材料上表現良好。重要的是測試液不會改變基材的表面特性。例如,如果測試液滲入一個纖維基材(如紙)致使膨脹,結果可以說明其容易潮濕?;暮蜏y試液間的生化反應使結果無效。為了確保測試結果的可重復性,材料的準備和測試的方法必須標準化。ASTM STD D6182協(xié)議規(guī)定了測試條件以及方法。檢測理論認為將周圍環(huán)境、基材和測試方法的標準化是很重要的。培訓師教導檢測人員要將所有變化最小化。相對濕度不應超過標準,濕度過高易加劇數據的可變性。最終,需要控制測試擠壓或涂層(印刷)的時間。能準確地測出薄膜表面張力是否達到試筆數值。令使用者清楚了解此薄膜是否適用于印刷、復合、真空鍍鋁等等。有效地控制質量,減少因材料不合格所造成損失。
八、判斷承印物的附著力的方法:
1、達因筆測試法:達因筆是一種帶有毛氈筆尖的彩色水筆,在承印物的表面劃出一道濕痕,然后觀察這道濕痕是否會呈現球狀的油膜,需要多長時間才會形成球狀的油膜,并以此來判斷UV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著性能,此法的缺點是測試筆使用多次后容易弄污而影響其準確性。達因筆外殼上有標識,分別為38達因值,39達因值,40達因值等等。
2、耐刮性的試法:用拇指的指甲施加中等壓力,在印完并已干燥在承印物上的墨層處反復刮多次,如果墨層出現刮痕或油墨脫落則說明油墨的附著不理想。
3、耐膠帶剝離性的試法:使用膠帶均勻粘到印刷樣品上,并用手指在膠帶的背面壓一遍使之粘牢,然后用手抓住膠帶的兩端以中等速度拉起觀察油墨被膠帶粘起的情況,只要膠帶上有油墨就表明油墨在該種承印物上的附著力不好。
4、耐干摩擦的試驗法:將兩張印樣的印刷面相對疊放在一起,施力2
5、耐濕摩擦的試驗法:方法與上述耐干摩擦性試驗類似,只是在兩張印樣中間需加一點水。
6、耐洗劑的試驗法:在印樣上滴一滴或數滴堿性洗滌劑,